自2017年至今,關于問責、通報、整改、約談等內容的話題一直沒有停過。
伴隨“地球村”概念的實現,消息傳遞的速度獲得了質的提升,環保信息曝光率也變得更高。
一方面,這是人們環保意識覺醒帶來的新需求;另一方面,這是我國環保工作趨向科學精度管理的必經之路。
從環境執法說起
前有中央環保督查,后有“清廢行動2018”,以及水源地環保專項督查等行動,通報力度大,公開度高。
無論是大氣污染防治,或是危廢非法處置,或是環境監測數據虛報,環保設備違規運行……通報內容可謂涵蓋了方方面面的信息。
我國啟動環境執法機制,構建長效性環境監管體系,全國范圍內排查“小、散、亂、污”以及歷史污染癥結,行動的本身就帶有公開性。
而將整個督查過程置于閃光燈下,并且詳實記錄督查結果、整改結果,已經邁出了接受公眾監督的重要一步。
公開污染信息,公開督察信息,公開追責信息,給供職人員敲響警鐘,也將“沐浴在陽光下”的壓力傳導給地方和企業。
新環保法出臺后,業界人士和專家都一致認為,環境保護已經“武裝到牙齒”,經濟制衡、行政處罰、刑事裁決手段愈加硬氣。
通過曝光的方式,讓更多人意識到環境違法代價不只停留在口頭層面,從而達到震懾效果。
令行禁止,實打實抓,這就是環境信息公開要傳達給所有人的訊息。
以開放為前提
有鑒于此,我國在打通信息傳播渠道,讓更多人了解更多事的努力上選擇了多維度推進。例如針對垃圾焚燒發電“鄰避”的突出問題,率先提出了“裝樹聯”要求,引導企業進行數據實時監控并且定點公示,接受民眾和環保部門的雙重監督。
到目前為止,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基本完成了“裝樹聯”的要求,讓周圍群眾看到真實的污染物排放檢測數據,切身實地獲得信任和支持。由此來看,圍繞環保信息透明化的改革有了不錯的開始。
同步實施的,還有生態環境部與住建部聯合印發的《關于推進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的指導意見》。
這也是向公眾展示環保信息的另一個途徑,強化公眾對環保知識的了解,讓公眾能夠在知情的前提下參與監督,推動各項環保政策的順利落地。
將權利交給民眾,將壓力層層傳導,倒逼政企更快速地適應“高質量發展”命題。
借助輿論之手
媒體的觸手總是無處不在,信息傳播方式的變革更是讓新聞視角涌動出了“輿論力量”。
在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會議上,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強調,進一步強化生態環境宣傳工作,營造良好輿論氛圍,加快形成攻堅合力。
曝光污染事件,追蹤問責全過程,媒體將鏡頭對準了敞開大門的環境保護事業。在戰略性高度上,環境保護是一種共識,需要的不僅是個人的努力,而是全民的參與。
李干杰指出,要敢于“面對面”,勤于“鍵對鍵”,講好生態環保故事,真正為民眾還原真相,解惑答疑。
新聞媒體要客觀敘述事實,避免“博眼球”式以及“誘導”式信息傳播,發動全社會關注環保,了解環保工作,能夠成為堅定的守衛者,也能成為敢于發聲的“情報員”。
共創“美麗中國”圖景
如此,在同一片天空下,攜手共創“藍天、碧水、凈土、生態城”的愿景才能加速實現。